请允许我以苏轼《定风波·莫听穿林打叶声》中的两句词,作为开头。
莫听穿林打叶声,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回首向来萧瑟处,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《定风波》这部剧的大结局,可以说是完美将这两句词的意境给演绎了出来,让人感叹唏嘘。
“定风波”原为唐代教坊曲,敦煌曲子词就有“问儒士,谁人敢去定风波”,蕴含“平定叛乱”之意。
看完全剧大结局这个夜煞童双失败自裁、百姓得救的大结局后,我也是内心感慨。
不知道大家看完这部剧什么感觉,我是万万没想到,这部初看貌不惊人的古装探案剧,后浪竟一浪高过一浪,进入结局篇,更如惊涛拍岸,穿林打叶,引发剧力无穷。
不吹不黑,这部剧在我心中引发的波澜,甚至比之前的爆款古装探案剧《朝雪录》等还要多。剧集质感,我认为也绝对够得上年度古装黑马。
全剧将探案推理、志怪奇幻和异域冒险等元素,和中式恐怖美学的镜头美学融为一炉,大结局更将全剧七案连成一案,如同七星连珠,也让这个结局后劲十足。
看完大结局,再回望之前的剧情,更是别有一番“山头斜照却相迎”的妙处。
1:关于大结局
《定风波》结局,真正的夜煞童双终于现身,望着眼前的旧友,萧北冥内心跌宕,却无语凝噎。
命运真是让人唏嘘感慨,从当年的海崖事件到此时,已经过去了20多年,但树欲静而风不止,事件的余波,终于还是改写了这对海崖孤儿的命运。
如今一切都已经大变,两个人却都已经不是当年的自己了。
一部古装悬疑探案剧到底行不行,收官至关重要。
《定风波》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好,越近结局,越带劲。
全剧最后两案,令观众快速入戏。
第一个:海崖异怪案
海崖异怪,是所有故事的开始,所以结局篇首先要破解的,一定是海崖案。
从波波队根据武烈提供的海崖路线图找过去开始,路上遇到的村民就风声鹤唳,甚至不敢提起“海崖”两个字,但一切都指向,海崖异怪。
到达海崖后,小队又意外发现了被人咬伤的人。
这番历险,也最终令宁泰三十六年海崖真相终于浮出水面,始作俑者居然是男主生父北海研发的一枚看似好心,实则会令人发狂的疾风丹。
当年参风甲为打败入侵者错服丹药,力大无穷也集体发狂,变异者就像古装剧版的丧尸,最终引出屠城血案。
领军的武烈为确保异变不蔓延,下令杀尽海崖人,仅剩被钟铺头拼命护下的海崖孤儿。
这就是海崖案真相。
虽然破案过程中,神捕营首座方天正被暗侦营带走,萧北冥更几乎要被当作凶手缉拿归案,
但暗侦营首座在儿子诸葛孔云影响下,
最终站在了萧北冥身旁,与萧北冥一起进宫面圣,揭开海崖案真相,更上奏解开海崖封禁,解救残存百姓,将海崖真相公之于众。
可是新夜煞并未就此收手,接下来,就是全剧最后一案——
第二个:四象化魔案
在新夜煞操纵下,大亓都城有人撒出符咒,接着星象异动引发“魔阵”谣言,天空出现异相。
众人还念念有词:大亓将覆,夜煞降临,执掌天下。
接着天空惊现白虎影踪,一人从天空坠亡,此人正是大亓重臣吴大人,他的身上还有凶兽撕咬伤口,真是白虎杀人?
自然不是,夜煞以此案为引,一是向波波队宣战,二是企图颠覆大亓王朝信仰体系,搞得人心惶惶。
而“夜煞”下一步棋,就是主动落网,却在牢中呼风唤雨。
先是武列在钟雪漫等众多高手看守下,死于天牢。
而钟雪漫已经晕倒,还说自己看到了朱雀。
萧北冥知道这其实都是夜煞的计划。
这一切都是夜煞布下的幻象。
而随着夜煞现身,整部剧的最后三大悬疑点也该全部揭开了。
悬疑一:新夜煞到底是谁?
剧中很明显,有两个夜煞。
第一个夜煞就是苗杰,身为海崖人,他进入天书阁后,通过奏本,锁定了所有参与谏言的大臣,一一复仇。
直到身死。
钟云赤在风波湖上船之前就已经下决心要杀苗杰,没想到命丧苗杰的计划,被听从夜煞命令的朱一铁缝杀,同时被杀的还有苗杰等三名大臣。
而苗杰是故意死于这场计划中,
目的不仅是杀死钟云赤,陷害萧北冥,更是以自己的死,让老夜煞线索断掉。
再让新夜煞正式登场。
而这个新夜煞,就是当年被他收养的童双,或者说,萧北冥的哥哥,北鲲。
因为萧北冥养父钟云赤当年救下的还有一个北海之子。
只是钟云赤还没来得及告诉萧北冥真相就死去。
其实当年他离开海崖时带了两个孩子,大的是哥哥北鲲,婴儿是北冥。
最终北鲲交给了苗杰收养,他自己收养了弟弟北冥。
苗杰以死完成计划,是因为已经培养了自己的接班人——新一代夜煞,童双。
而这又引出了全剧倒数第二个谜底——
悬疑二:新夜煞的计划到底是什么?
很多观众也都发现了,新夜煞比苗杰厉害得多,老夜煞二十年才寻到凶手报仇,新夜煞童双只用了三年,而且更有创意,还搞四象化魔阵杀人。
因为从一开始,他玩弄的就不只是幻术而是人心,他利用仇恨操纵海崖孤儿为他杀人,不仅是逼皇室认错,更是要攻击王朝的信仰体系,可以说,这是个古代的新媒体高手。
四象化魔阵,就是他搞出的一场新媒体大秀,目的是摧毁王朝人心。
而他从一开始,就进入波波队中,目的是知晓波波队一切行动。
在海崖为救北冥而“死”,也不过是他计划的一部分。
原本他的计划非常顺利,故意自投罗网,又在刑场“呼风唤雨”,以神鸟幻象消失于众人眼前。
接着又在皇帝祭天大典上故技重施,制造天谴幻象,
结果却被已经北冥破解,所谓“天谴”,不过是鬼市幻剂加上远处大喇叭。
计划被破解,童双决定用最后一招——河流投毒疾风丸,逼百姓听命于他。
他和萧北冥,终究是走向了命运的反面,一个为公道真相而活,一个为权欲而活。
悬疑三:萧北冥如何击败夜煞?
该大结局了。
破局关键,还是萧北冥。
他顺藤摸瓜,终于找到了童双藏身之地,但却被童双的机关困住。
生死关头,钟雪漫服下疾风丸,以发狂为代价,强化内力打破机关,让众人得以离开,粉碎童双计划。
可是力战之下,童双还是击倒众人,投毒成功。
然而就在他站在河边等待结果时,百姓却收到了朝廷派发的解药。
可是疾风丸,哪里有解药?
直到萧北冥出现在他面前,告诉他一切,童双赢了,也输了。
原来当年北海拜托钟云赤的一件事,就是把疾风丸交给毒绝谷无双老人,让无双老人研制研制解药,而无双老人几经波折,终于在死前研制解药成功,就是凝血寒。
而这个疾风丹解药,原来一直就在萧北冥体内。
这也是为什么服下疾风丹的钟雪漫狂性大发咬向萧北冥脖颈后,反倒清醒过来,因为萧北冥的血,就是解药。也是因此,让萧北冥悟出了解药所在。
天理昭昭,童双不是输给了萧北冥,而是输给了天道。
于是乎,《定风波》结局我认为拍得最好的一段戏,呈现在大家面前。
就是萧北冥对童双说出:若是当初苗杰出现在我面前,我也绝不会做你所做过之事,若你我对调,你或许是更好的北鲲,但我依然是会是萧北冥。
自知罪不可恕的童双,随后自裁。
这段剧情一出来,我不知道大家什么感觉,我当真是感慨万千,对于剧名《定风波》,以及人间善恶,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。
2:关于《定风波》
初看《定风波》,我一开始并不在意,这两年看过同类题材的古装探案剧实在不少,总觉得多半雷声大雨点小,后续产出的剧集,再也复制不了《唐诡》的成功了。
没想到,这部竟是最接近《唐诡》的作品。
全剧以七桩环环相扣、诡谲离奇的迷案为骨,紧紧围绕萧北冥与钟雪漫、风清浊、霍黛蓉、童双、诸葛孔云等人破解夜煞案展开,可以算近年内娱少见的真古装探案剧。
整部剧看下来,虽然前半部分相对平淡,但越往后越精彩,节奏越紧凑,尤其是前面案件铺垫都是为了最终的主线埋下伏笔,结局复仇和家国大义剧力交织,可以说每一次波澜都是点睛之笔。
尤其是最后两案,简直是让人越看越上瘾,越看越觉得好看。几个关键的高能反转,也是渲染得十分动人。
看到最后,观众会有种被编剧牵着鼻子走的感觉,明明整个故事就在眼前,却直到最后,观众才明白编剧每一步的深意,到最后,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。
观众一路跟随波波队堪破迷案,其间风波不断,当真是“料峭春风吹酒醒”,而到了大结局,在经历过许多曲折后,最后讲出了这句词的后半句“归去,也无风雨也无晴”。
虽然,这段剧情不过1集,但却成功点题,将之前所有的剧情铺垫,彻底升华。
当结局谜底全部揭开,音乐响起来的一瞬间,我也有些内心澎湃,难掩激动。
好的古装探案剧,绝非只用猎奇吸睛,而是能让观众共情,《定风波》最后做到了。
3:关于演员演技
除了精彩剧情,《定风波》能有现在的成绩,王星越功不可没。
很少有内娱年轻演员,能在一部古装探案剧,有如此压场的感觉。
萧北冥这角色最大亮点,就是既有破碎感的一面,又始终带着神探的智力感。
而王星越的表演,从年少成名意气风发的狂傲,到跌入谷底隐忍待发的苦楚,把角色的层次感完整呈现出来。
几场爆发戏,尤其精彩,那场和任天野的 7分钟长镜头地牢对峙戏,确实精彩。
从一开始愤怒但又锐利的眼神,仿佛能把眼前人的虚伪都看穿,到一字一泪地嘶吼,无论是从压抑到爆发的情绪递进,还是精准的落泪设计,都堪称精彩。
最后对方说出一切,男主却怅然若失,嘴角慢慢下落,那种情绪感染力,可谓动人心魄。
而除了王星越,剧中还有2位演员让我惊喜。
一是张绍刚
本以为是来搞笑打酱油的,没想到把角色演得有纹有路。
牢狱中与实力派冯晖演对手戏,竟不落下风,令人刮目相看。
二是何洛洛
若非他的欺骗性太强,观众可能早已看穿结局,那就没意思了。
加上剧里的老戏骨,比如邵兵、保剑锋、修庆、侯长荣,各个入戏十足,这出定风波,才有余味。
4、事实证明,纯古装探案剧,也能杀出黑马
提到国产古装探案剧,那绝对就绕不开一个名字。
古偶探案剧。
这些年古装探案剧不多,但大多数是披着古装探案剧外衣的古偶。真正像《唐诡》那样的纯探案剧,少之又少。
说到底,是业内并无把握,纯探案剧是否真的可以吸引观众。
而《定风波》正是谜底。
相比无穷无尽的恋爱戏,剧集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案件本身。
比如中式恐怖美学打底。
视觉上,用“水墨悬疑”风将东方美学与悬疑类型融合,无论是开场新娘缝杀案的红衣诡谲,
还是碑像血泪的声画设计,
直到结局四象化魔案的奇幻氛围,都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奇幻悬疑世界。
又比如拼图套娃式探案。
《定风波》最妙的是用一条大主线,七宗连环案连成一案。
观众解开一个案件得到一块拼图,最终才能拼凑全部真相,这种拼图套娃式探案的设定说来容易做起来难,但《定风波》最后做到了。
当然还有一点,就是角色对身份的寻找。
剧中的探案小队每个人,都有多重身份,而探案过程,也是自我寻找的过程。
比如萧北冥,观众一直奇怪为什么要选他背锅,大案是他生父 是研发了疾风丹的北海,养父也是海崖案间接接“ 执刑 ”者,可最终让萧北冥成为萧北冥的,不是他的出身,而是他的经历。
同样是海崖孤儿,最终他的选择,却不是成为夜煞手中刀,只为复仇而活,而是真正的正义公道。
可以说相比较博眼球的大尺度案件,这种包裹在案件背后对人的挖掘反而更让人触动。
到最后,虽然全剧案件逻辑仍不算无懈可击,角色深度也难与唐诡相比,但那股少年热血却为古装悬疑探案赛道带新的感受。
虽然短剧和短视频的崛起让许多观众失去了抽丝剥茧的耐心,加上剧集剧集质量是倒吃甘蔗,最终没能火爆出圈。
但故事之外还有自己的表达,在古偶探案剧中保持自己的初心。
这对于国剧来说,已难能可贵。纵使结局是“也无风雨也无晴”,又何妨吟啸且徐行。
最新配资平台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