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奕琰 和君咨询新消费事业部高级咨询师
企业组织模式作为战略落地的载体,其设计合理性直接决定资源配置效率与市场响应速度。在食品饮料行业,从区域小厂到跨国集团的成长历程中,组织模式始终扮演着“成长引擎”角色。从初创期通过极简架构实现快速试错,到成长期依靠专业化分工突破规模瓶颈,最后在成熟期借助数字化转型穿越增长天花板。本文通过梳理不同规模、不同类型的企业在企业生命周期中所采用的不同组织形态,旨在为广大食品饮料企业提供组织设计的底层逻辑,助力其在“不确定”的时代持续穿越周期。
— 1—
不同生命周期的组织模式选择规律
生存期(0-3年)
企业面临“活下来”的核心命题,直线职能制成为最优解。此时组织需聚焦销售转化,企业领导人直接掌控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全链条,如初创期的元气森林(2016-2019),元气森林以产品为核心,构建了以产品经理为主的小组模式。每个小组配置了品牌、销售、设计、研发等人员,产品经理拥有较大的决策权。
发展期(3-10年)
规模扩张+多产品线催生专业化分工,事业部制+中台化成为主流。2022年开始,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,元气森林开始进行中台化调整。原本分散在各个团队的品牌、市场等职能被抽离重组,资源由中台统一整合,设立了PMO(项目管理办公室)岗位,负责把控产品从开发到上市的整个流程,极大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。
成熟期(10年以上)
企业面临创新僵化风险,数字化转型成为破局关键。通过构建数字化科技中心或全域用户中台等核心部门,整合线上线下资源,完善会员分析数据模型,输出用户洞察和分析,实现数据共享和技术赋能。这种组织形态不仅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,还增强了市场响应速度和用户粘性。
— 2—
所有制性质决定的组织基因差异
国有企业:稳健底色下的改革探索
恒顺醋业采用“总部集权+品类事业部”混合架构,总部通过“三重一大”机制集中把控重大投资与合规风险,并对镇江周边4500亩糯米基地等核心原料资源实行统一管理。食醋、酱油、料酒三大事业部在定价、促销及渠道策略上拥有充分自主权。2024年,公司董事会为应对行业发展新格局,不断深化变革,围绕增强盈利能力和提高运营效率等目标,开展了一系列工作,包括对子企业重新梳理排定“一企一策”,清退非主营业务范围内的子公司,关停连续三年亏损的子公司等,为公司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奠定坚实基础。
民营企业:效率优先的灵活机制
农夫山泉的组织活力体现在“数据驱动+区域自治”的平衡术:农夫山泉通过300人稽查队+大数据分析,对数百万终端网点的库存、货龄、动销进行高频扫描;同时,农夫山泉的经销商网络覆盖县级行政区,但区域团队被授权可以在“一条街”维度制定促销政策。例如,针对某大学城夜宵摊的柠檬水产品,区域经理可自主设计“买水送烤串券”的异业合作,无需总部备案。
外资企业:全球化与本地化的辩证统一
可口可乐的“特许装瓶商模式”堪称轻资产运营典范:总部仅保留浓缩液生产与品牌管理,将装瓶、分销等重资产业务外包给太古、中粮等合作伙伴。通过数千家全球装瓶厂的本地化布局,实现单瓶物流成本的大幅降低。
雀巢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食品制造集团,拥有2000多个品牌,通过合理并购和本地化策略,成功将业务扩展至全球,全年营收接近8000亿元人民币。雀巢把“良好的品牌声誉和影响力、拥有食品工业领域核心技术、公司管理稳定有序、并购后能够提升当地市场占有率”这四项作为并购的基本原则,保证资源协同效率的最大化。
面对如此庞大的业务群,雀巢将大部分公共职能(如战略决策、关键人才、品牌管理、基础研究)集中在总部,而将研发、生产、销售分布在各个区域组织,既能兼顾有效的管控,同时节约管理成本,降低管理复杂度。
— 3—
产业链角色塑造的组织形态分化
上游供应商:全链条协同的生态构建
中粮集团作为粮油巨头,中粮集团目前实行“总部—专业化公司—区域公司”三级管控,并在粮油板块内部推行“品种+区域”矩阵。中粮贸易等专业化公司制定全国采购标准,东北区域公司深耕大豆主产区,通过订单农业已绑定数十万亩种植基地。这种纵向整合不仅降低了原材料成本,为下游企业提供溢价空间,也同时保证了供应链的质量和供给稳定。
中游生产商:专业化与柔性化的平衡
海天味业的“扁平化敏捷单元”模式颇具代表性:譬如酱油事业部专注核心品类迭代,设立数个创新小组孵化调味酱等新品。同时,海天味业通过智能产线改造,单条生产线可实现20种规格或130个SKU的不同产品的生产,并拥有最快7天的定制化产品交付周期,满足不同区域的定制需求。
东鹏特饮以“去中间化+技术穿透”重构营销体系:截至2024年底,东鹏通过“一物一码”累计连接超过2亿名不重复消费者和400万终端网点,精准匹配终端补货需求,市场响应周期从周级缩短至小时级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按销量计,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,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.0%增长到2024年的26.3%。
下游品牌商:敏捷响应的组织进化
元气森林的“扁平化产品事业群”颠覆传统饮料企业架构:2023年,元气森林撤销了元气森林气泡水、元气满满乳茶所属的CNY、外星人电解质水所属的NB等多个巨型产品事业部,转为相对扁平化的具体产品事业部制,相关产品线直接对接市场、生产等部门。这次调整一方面实现资源复用,推动了降本增效;另一方面设立了更加科学、完善的产品立项、孵化、测试的流程和机制。在产品创新的源头上,建立了“元气宇宙大会”这样的开放性机制,即任何人可在会上抛出产品创意、市场洞察或改进方案,没有层级限制;被认可的创意可立即进入立项—试产—上市的快速通道。
下游平台商:平台+合伙人模式的创新应用
高调进入外卖业务的京东,近日开出了“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模式”下的北京首店——“七鲜小厨”,提供外卖和自提两种服务,菜品种类涵盖特色小炒、意面小吃、拌饭盖饭等,补贴后的菜品单价大多在10~20元。
“七鲜小厨”本质上采用的是“京东做房东+厨师做合伙人”的新模式,即京东包揽选址、租金、人力、食材与运营,只向厨师/品牌收取菜品配方,双方按销量分成。京东目的是打造重资产供应链和极致坪效,目标在3年内全国复制1万家门店,用20元以内的高品质外卖把“幽灵外卖”挤出市场。这样的创新模式,可以被视作破解餐饮外卖市场“好吃、便宜、安全”这个不可能三角的全新尝试。
— 4—
组织模式设计的启示
战略-组织-能力的三角验证
成功的组织模式需满足三个匹配:战略目标决定组织架构,组织架构支撑核心能力,能力反哺战略实现。
战略维度:明确价值主张与竞争定位,若想扩充品类,可以参考元气森林将事业部拆成一个个“小战队”,每个战队只负责一款饮料。
组织维度:设计最小可行架构,参考农夫山泉区域事业部+渠道特战队,把货铺到每个县城。
能力维度:匹配不可替代的核心资产,如海天味业的柔性供应链。
三者形成闭合因果链:战略牵引组织,组织固化能力,能力反刍战略。
动态调整的四步法则
诊断战略缺口:找到区域盲点,洞察利基市场,探明竞争洼地。
识别组织障碍:总部是否集权过度,职能部门是否协同不足,事业部是否活力缺失。
设计调整方案:尝试给区域放权,重塑组织结构,调整部门职责,简化业务流程。
配套资源支持:升级数字化系统、引入外部人才、提高预算金额。
食品饮料行业特有的适配原则
供应链响应速度:常温、低温、冷冻、生鲜各条链路必须差异化架构,尝深化“区域仓+前置仓”的布局组合。
渠道协同效率:让餐饮、商超、电商、O2O等渠道可以共享品牌,独立损益,有效协同;食品安全管控,让质量追溯体系穿透全链条,质量监测团队实时观测,定期复盘。
生态型组织能力:用“内部人才市场”把员工变成可插拔的能力模块,通过“菜品合伙人”、“共创实验室”把供应商、厨师、设计师、KOL/KOC等相关生态伙伴纳入组织边界,形成“轻资产、高密度”创新网络。
组织模式没有最优解,只有最合适。从恒顺的百年传承到元气森林的颠覆创新,成功企业的共性在于:让组织能力成为战略的“放大器”,而非“绊脚石”。在消费升级与产业变革的双重驱动下,组织进化是各类食品饮料企业不得不面对的课题。
和君咨询新消费事业部
和君新消费事业部背靠和君咨询的平台和生态,每年服务20+中国消费品牌,十年累积服务超过300+高价值高成长性属性的中国消费品牌,既包括产业龙头企业,更有新消费势力。和君新消费事业部致力于以“构建新增长”为核心价值定位,成为中国消费品牌寻求业绩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战略伙伴
我们的赛道:扎根新消费
我们的愿景:专注高价值
我们的使命:构建新增长
我们的口号:最佳陪跑者
推荐阅读THE END
和君咨询:亚洲大型规模的综合管理咨询机构,拥有25年咨询经验,咨询队伍超过1000人,为政府、企事业单位提供卓有实效的思想、知识和解决方案。宣传片:回望来时路,翘首新征程。媒体合作、业务咨询请联络:400-093-2688。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可与我们沟通哦~
]article_adlist-->点击在看,评论分享
]article_adlist-->
最新配资平台导航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